(一)前期勘察情況
只要是需要進行灌漿處理的水庫壩面,一般都是受到壩面自身變形的影響和滲透穩定性能被周圍環境破壞,水壩表面會會出現部分的裂痕、集中滲漏或者是浸潤線出逸點等。對于出現問題的危害程度大小和破壞的表面積,在進行灌漿工程之前必須做好萬全的預算和考察工作。考察的內容一般有水文地質的情況、土壩壓實的程度、裂縫情況和滲漏情況、土壩土料的特性等。但是在調查水庫土壩的時候,還需要將山體和壩頭之間的塔觸和滲漏情況記錄在內,壩面有沒有雜質和附著物,比如說迎水坡有沒有護砌,壩頂部位有沒有非常平整的道路等。
(二)灌漿具體設計
本文針對國內現階段的水庫壩體進行分析,現階段設計人員在設計的時候,一般只要設計好漿液的位置和鉆孔位置即可,其余部分只要按照標準要求進行就可以,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和粗糙。根據水壩建設的內容和特點,把灌漿設計的分為以下幾部分:
1、灌漿類型的選用。依據現階段已經結束的水庫壩體工程,劈裂灌漿法并不是適用于所有的除險加固建設,所以說需要根據現階段的調查情況,選擇合理的灌漿法非常重要。通過分析現階段國內的水庫壩體設計,我們將其分成兩種不同的情況:第一種,當大壩頂部存在整體性的瀝青路面的時候,劈裂灌漿法沒有辦法將壩體劈裂,會形成帷幕,這個時候就需要本文提到的充填灌漿法加固。第二種,當山體和壩體接觸的地方出現滲漏情況的時候,應該先深度勘察現場情況,找準滲透的特性和位置,依然利用充填灌漿法解決滲透問題。
2、鉆孔位置的設置。灌漿鉆孔的設置必須根據壩體內部的隱患位置、應力情況和特性確定,可分為岸坡段和河槽段。水庫土壩的直線部分就是河槽段,可以利用壩軸線設置單排的鉆孔,而岸坡段需要用梅花形布孔先灌漿,在后期工程中沿著壩軸線布設鉆孔,建造帷幕的連接,一般情況下這個點都會被設計師忽略。單孔灌漿的時間間隔一般不能低于5天,但是根據近幾年國家頒布的成文規定中知道,間隔時間主要依據是灌漿進入到裂縫中形成固結狀態為準,固結情況可以根據現場情況適當縮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