監測人報道:12月28日上午9時,廣州地鐵五號線開通試運營儀式在地鐵珠江新城站地面舉行。這是廣州市建成投入使用的第5條地鐵線路。五號線是廣州軌道交通線網中東西向的骨干線,全長32公里,共設有24座車站。同時開通的,還有四號線北延段的萬勝圍至車陂南段。加上此前開通的地鐵一、二、三、四號線,廣州地鐵線網達到了150公里線路、88座車站的規模,位居全國第三。
據了解,五號線是廣州地鐵建設史上迄今為止最復雜、最困難的一條線路。它行走于廣州人口密集、商業繁華的城區,穿越上千棟房屋,7次穿越地質斷裂帶,6次穿越廣茂鐵路,兩過珠江。廣州市幾乎所有的地質條件——紅層、花崗巖、灰巖、混合巖、淤泥砂層、富水破碎帶、溶洞……它都遇到了。
為了建設五號線,使市民出行更便捷順暢,地鐵建設者們發揮聰明才智,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,努力推進工程建設。因地制宜采用盾構法、礦山法、明挖法、暗挖法等施工方法。施工高峰期就有26臺盾構機同時作業,這在世界地鐵建設史上也是罕見的。
在如此復雜艱難的條件下,廣州地鐵創造了 “六個第一”:第一條盾構機成功穿越溶洞的線路,第一次用盾構機挖出最小曲線半徑只有206米的隧道,第一次采用先隧道后車站的創新工法施工(五羊邨站),第一次在富水砂層進行暗挖礦山法施工(珠江新城至獵德),第一次采用礦山法洞內樁基托換,第一次采用網絡監測系統進行信息化施工。
五號線貫通廣州市中心組團舊城中心區和珠江新城中央商務區、聯結西部發展區和東部產業轉移帶,是一條軌道交通骨干線。
“地鐵一響,黃金萬兩。”五號線不僅給市民出行帶來了更多便捷。對于沿線經濟發展,它的拉動作用也是十分明顯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