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監測方案概述
1.1 方案的作用
監測方案的作用對于監測單位,如同施工組織設計對于施工單位,監理實施細則對于監理單位一樣, 是對監測工作實施進行科學管理的重要手段,它具有戰略部署與戰術安排的雙重作用,突出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(1)監測方案能從全局出發,充分反映客觀實際,符合國家規范、工程設計及合同的要求,統籌安排監測的各個環節,確保各項資源的合理運用,指導和規范現場的實際工作;
(2)通過編寫監測方案,可令現場技術人員加深對圖紙以及施工環境的認識,從而根據具體工程的特定條件,進一步優化預埋順序、監測組織、具體監測方法以及測點保護措施,保證監測工作流暢的運轉;
(3)監測方案作為監測單位實現科學管理的重要保證文件,不僅是監測單位日常工作的重要依據,同時也是各類內業資料檢查中的重要一項。
充分了解監測方案的作用是編寫一篇優秀監測方案的前提,只有明白監測方案應起到的作用,才能提綱挈領地去主持或親自編寫監測方案。
1.2 方案的種類
監測方案根據分類標準的不同,大致有以下幾種分類方法:
(1)根據監測方角色的不同,分為第三方監測方案和施工方監測方案;
(2)根據監測主體的不同,分為基坑監測方案、隧道監測方案、復合型監測方案;
(3)根據方案用途的不同,分為技術方案(投標用)和實施方案;
(4)根據監測需求的不同,可分為總體方案、分段方案以及專項監測方案。
由于編寫人員的時間、精力都是有限的,在編寫監測方案之前,應充分了解所寫方案的背景,明確方案種類,對不同性質的監測方案進行差別對待。
1.3 編寫方案所需資料
優秀的監測方案應當綜合考慮了多方面因素,尤其應該注重與施工進度計劃、工程地質情況、周邊環境等的結合,這就要求在項目前期以及過程中,應當特別注意相關資料的搜集與整理。一般所需資料有:
(1)上級主管部門、建設單位或者施工單位的監測管理制度或具體要求,一般由甲方發放;
(2)項目的巖土工程勘察資料,特別注意工程地質條件、氣象資料、地下水情況等,一般由甲方發放或問詢勘察單位、設計單位或施工單位;
(3)項目的工程設計資料,特別注意支護結構的設計以及監測設計方面的資料,一般由甲方發放或問詢設計單位、施工單位;
(4)項目的施工組織設計,注意施工順序、工法、場地安排,以及大致施工計劃流程,一般可直接通過施工單位獲取;
(5)項目周邊各類監測對象(建筑物、管線等)的原始資料與使用現狀資料,一般可通過施工單位獲取,或自行整理;
在獲取相關資料后,應及時熟悉,優先整理消化監測平面圖、監測剖面圖以及工作量,隨后結合勘察、設計、施工組織以及周邊環境進行監測工作的組織優化,并著手進行監測方案的編寫。
2 監測方案內容
監測方案的內容主要包括工程簡介、監測的主要內容、各監測項目實施技術方案、人員及儀器設備的配備、監測技術要求、信息的反饋、質量安全管理、監測設計圖冊及甲方要求的其他內容。
2.1 工程概況
本部分內容一般來自設計資料或者勘察資料的“工程概況”部分。如果內容合適、方案要求不高或時間緊迫,可直接復制使用;如果內容零散,或與監測方關注點不同,應重新梳理后自行編寫,內容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:
1、工程背景
本部分介紹工程的背景資料,包括工程的建設原因、建設意義、所屬規劃等,內容不宜偏多,旨在突出工程的重要性。
2、工程規模
本部分介紹工程的規模以及監測范圍,一般通過具體數字予以說明,如工程的起止里程、基坑的長寬深、隧道的跨度埋深以及監測對象的其他屬性信息。
本部分適宜插圖,如工程平面圖、工程效果圖等。
3、設計概況
本部分應從監測的角度出發,介紹監測單位所關心的工程設計概況,如基坑的圍護形式與深度、隧道的初支參數等。當工程規模較大或信息量冗雜時,可通過表格的方式進行統計說明。
在實際編寫監測方案時,可根據實際情況糅合上述內容,且應盡量包括一圖一表(工程平面圖+設計概況統計表)。工程概況的編寫必不可少,但也無需贅述,精煉后篇幅控制在 1~3頁為宜。
2.2 工程的地質條件
工程的地質條件是監測單位應當特別注重并須十分熟悉的方面,它是監測重點劃分、數據分析的依據。本部分內容一般來自勘察資料或設計資料中對應部分,一般情況下,直接復制使用即可,必要時也應進行部分繪圖細化工作。本部分內容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