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光斗1912年5月1日生,江蘇常熟人。1934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。1934年秋,考取清華大學水利專業留美公費生后赴美留學,先后獲得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和哈佛大學碩士學位。1937年抗戰爆發后,毅然放棄繼續深造的機會回國工作。1949年10月起在清華大學任教,歷任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副主任、主任,清華大學副校長、校務委員會名譽副主任。1954年加入九三學社,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。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(院士),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,1981年被聘為墨西哥國家工程科學院國外院士。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,中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兼技術科學部副主任,中國工程院主席團成員,中國科學院、水利電力部北京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院長,北京市科協副主席,中國水利學會副理事長,《水利學報》主編,《中國科學》和《科學通報》副主編等職。
據了解,張光斗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、科研和工程教育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、系統的、創造性的貢獻。他主持設計了密云水庫、漁子溪水電站等工程,為黃河和長江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和葛洲壩、丹江口、三門峽、小浪底、二灘、三峽、龍灘等多座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提供技術指導,編寫了《水工建筑物》等學術著作,參與主持了《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》,90歲高齡還親赴三峽工程工地現場檢查工程質量。曾獲全國先進工作者、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、全國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、光華科技成就獎、水利事業功勛獎、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、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“哈茲國際獎”等多項國際國內榮譽和獎勵。(